照片、影片…等各式各樣的檔案已經佔滿你的電腦硬碟空間了嗎? 雖然 Google 、Dropbox 以及 Onedrive 雲端硬碟很方便,但越大的容量月租費也就越貴,如果有大容量的需求就直接選擇 NAS (網路硬碟)長期來說反而更便宜。本文 Kent 將與你分享開源NAS系統 TrueNAS 安裝教學,只要一台舊電腦跟2支USB隨身碟,15分鐘架設你的專屬 NAS。
總是覺得電腦的速度越來越慢,而且一直跳出空間即將用盡的通知嗎? 此時可以使用外接硬碟來備份資料,但是外接硬碟必須接上電腦,如果又有多台電腦需要使用外接硬碟裡的檔案,每台電腦都需要插拔一次外接硬碟實在是很不方便!!
一般電腦大多只安裝一顆硬碟來放檔案,當某天電腦裡有重要檔案多到硬碟已經放不下,作業系統又出現問題檔案沒有備份,這些檔案很可能就沒辦法救了。
NAS 可以備份音樂、影片、照片…等各式各樣的案,手機、平板跟電腦多種裝置都能存取,平時如果把檔案都放在 NAS 裡,萬一電腦故障檔案也不會受影響。
什麼是 TrueNAS?
TrueNAS CORE(12.0版前稱為FreeNAS)是一套基於FreeBSD作業系統核心的開放原始碼的網路儲存裝置(英語:NAS)伺服器系統,支援眾多服務,使用者存取權限管理,提供網頁設定介面。FreeNAS目前版本整個系統總共需2GB以上USB驅動器進行安裝,並支援USB儲存裝置、LiveCD、CF卡(轉接成IDE裝置)及硬碟等啟動方式。目前有LiveCD、影像檔、VMware磁碟映像檔三種發行方式。
TrueNAS SCALE 專案,採用 Debian Linux 為核心,打造支援 docker 服務、橫向擴充儲存能力的新一代開源儲存系統,不僅可以用來存放資料還能透過 Docker 安裝各種 APP 甚至還透過虛擬機功能安裝其它作業系統。
本次 Kent 要與你分享的 TrueNAS 教學為 SCALE 版本,因為 TrueNAS CORE 本身並沒有內建 Docker 功能,需要用虛擬機安裝額外的虛擬機才有 Docker 功能,對一般使用者較不方便。


TrueNAS 優缺點
優點:
- 完全免費
- 使用舊電腦即可打造高效能NAS
- 有多種 APP 應用可以安裝使用
缺點:
- 耗電量較市售NAS高
- 對一般使用者而言設定上較複雜
TrueNAS SCALE 安裝需求
- 2支 32GB USB 隨身碟 (1支燒錄安裝檔、1支安裝系統)
PS:因為TrueNAS 安裝後的硬碟沒辦法使用,因此需要額外準備1支容量至少16GB的隨身碟安裝系統 - 雙核64位CPU
- 8 GB RAM(建議 16 GB)
- 1 顆儲存資料的硬碟,建議使用2顆以上容量相同的硬碟可以做磁碟陣列,讓資料多一重保護。
- 1 個網絡孔
TrueNAS SCALE 安裝 USB 製作教學
STEP 1
前往 balenaEtcher 官網依照你自己的作業系統平台下載 balenaEtcher 並安裝,Windows 與 MacOS 操作流程相同,這邊以 MacOS 為範例
STEP 2
開啟 balenaEtcher 點擊左邊的《 Flash from file 》按鈕

STEP 3
選擇剛剛下載的 TrueNAS SCALE ISO 檔案

STEP 4
點擊中間的《 Select target 》按鈕

STEP 5
選擇要寫入映像檔內容的隨身碟。
PS:請事先備份隨身碟內的資料,否則寫入時資料會被刪除!!

STEP 6
點擊最右邊的《 Flash! 》按鈕開始把 TrueNAS 映像檔寫入 USB 隨身碟。

STEP 7
開始寫入,等待視窗出現《 Flash Complete! 》後映像檔就完整寫入 USB 隨身碟了。


TrueNAS SCALE 安裝教學
STEP 1
將 TrueNAS 安裝隨身碟及存放系統用的隨身碟接上電腦,並將安裝隨身碟設定為第一順位開機,設定正確開機後會出現如下圖的開機選單,請選擇第一個。
STEP 2
選擇《 1 Install / Upgrade 》安裝或升級,並按 TAB 鍵把選項移到《 OK 》按鈕。
STEP 3
選擇要安裝系統的硬碟,可以安裝到隨身碟上,如果怕選錯大容量的硬碟可以先拔掉等系統安裝好後再接上!!
STEP 4
要安裝系統的硬碟/隨身碟資料會被清除,請事先備份好資料,確認安裝用 TAB 鍵把選項移到《 Yes 》
STEP 5
設定你的 root 帳號密碼,輸入2次一樣的密碼用 TAB 鍵把選項移到《 OK 》就會開始進行安裝。
STEP 6
安裝完成請把安裝隨身碟移除。
STEP 7
回到主選單,使用鍵盤的上下鍵把選項移到《3 Reboot System》重新開機,接著用 TAB 鍵把選項移到《 OK 》按下 Enter 鍵後重新開機。
STEP 8
重新開機,開機選單會自動選擇第一個選項。
STEP 9
開機出現下面的畫面就算安裝成功,把WEB介面 https://192.168.31.35 (請依照你的螢幕出現的網址)記下來後就可以先移除鍵盤、滑鼠及螢幕。

TrueNAS 設定教學
STEP 1
開啟你常用的瀏覽器輸入剛才螢幕上出現的網址,例如 https://192.168.31.35 (請依照你的螢幕出現的網址)
輸入 root 及安裝時設定的密碼。

STEP 2
初次進入 TrueNAS SCALE WEB 介面會跳出導覽視窗,按下《 GET STARTED 》按鈕。

STEP 3
點擊左邊選單裡的《 System Settings 》,我們要把系統語言換成繁體中文。

STEP 4
選擇子選單中的《 General 》選項。

STEP 5
點選下圖紅框中的《 Settings 》按鈕。

STEP 6
Language 選單選擇《 Traditional Chinese (zh hant) 》 繁體中文,Timezone 時區選單選擇《 Asia/Taipei 》,完成後按下下方藍色的《 SAVE 》按鈕

STEP 7
設定完成介面語言就會變更為繁體中文,接下來點擊左邊選單裡的《 儲存 》選項,我們要來建立儲存區。
PS:如果安裝時把要儲存的硬碟拔掉了記得先關機把硬碟接上後重新開機再繼續下面的步驟。

STEP 8
點擊紅框中的《 Create Pool 》按鈕,開始建立儲存集區。

STEP 9
設定名稱,選擇要建立儲存集區的硬碟後按下紅框中的向右箭頭按鈕。

STEP 10
確定儲存集區的模式為《 Mirror 》接著按下建立。

STEP 11
建立儲存集區時會提示碟碟裡的資料會被清除,請事先備份,若確定沒有問題請按左邊紅框的確認核選按鈕再按下右邊紅框裡藍色的《建立儲存集區》按鈕。


STEP 12
建立儲存集區完成後,我們還需要新增資料集,點擊紅框內的選單按鈕。

STEP 13
按下選單內的《 新增資料集 》


STEP 14
儲存集區建立完成,點擊左邊選單內的《 Shares 》選項,我們需要設定共用資料夾服務電腦才能連得上 NAS 存取資料。

STEP 15
在 Windows (SMB) Shares 選項的最右邊按下《 新增 》按鈕。

STEP 16
依照圖片說明設定。

STEP 17
按下啟動服務。

STEP 18
SMB 服務啟動完成會跳出通知按鈕,按下關閉即可,接著我們要檢查SMB服務是否會開機自動啟動,點擊左邊選單內的《 系統設定 》選項。

STEP 19
點擊子選單中的《 服務 》選項。

STEP 20
請依圖片設定。

STEP 21
點擊左邊選單裡的《 認證 》 => 《 Local Users 》

STEP 22
點擊紅框內的新增按鈕。

STEP 23
新增一組你常用的帳號密碼,之前電腦連線到 NAS 時會用到。


STEP 24
使用者新增完成接著點擊左邊選單裡的《 認證 》選項。

STEP 25
點擊子選單裡的《 Local Groups 》選項。

STEP 26
檢查新增使用者時有沒有同時新增群組,最後點擊左邊選單裡的《 Apps 》選項我們接著會安裝 App 可以直接透過網頁瀏覽 NAS 裡的資料,並且具有新增及刪除的功能。

如何存取 TrueNAS SCALE 裡的資料?
請使用剛才建立的使用者帳號密碼,並透過下面的教學方式即可存取 TrueNAS 裡的檔案。
👉 Mac 架設啟用 SMB 檔案伺服器技巧教學 – 瘋先生
👉 如何在 Windows10下面新增網路磁碟 (網路芳鄰:Samba SMB / AFP)
👉 iPadOS 和 iOS 透過檔案連入 SMB 檔案伺服器技巧,蘋果用戶必學新招式!
👉 CX檔案總管 Android 手機存取 Windows 共用資料夾,以 WiFi 網路互傳檔案 (請看SMB連線教學即可)
TrueNAS SCALE 安裝檔案瀏覽 APP
相比其它品牌的 NAS,TrueNAS 並沒有內建網頁瀏覽檔案的功能,但是我們可以透過 Docker 的方式建立一個檔案瀏覽 APP 擁有相同的功能。
STEP 1
點擊左邊選單裡的《 Apps 》,初次進入需要選擇存放 APP 的儲存集區。


STEP 2
接著我們先開啟 Docker Hub 裡的 filebrowser 安裝說明頁面 拉到頁面下方找到圖片的位置,稍候的步驟會用到。

STEP 3
點擊左邊選單裡的《 儲存 》選項,接著點擊 Media 那一列的最右邊的選單按鈕選擇《 新增資料集 》

STEP 4
依照圖片設定


STEP 5
點擊左邊選單裡的《 Apps 》,接著按下右上角紅框內的藍色《 Launch Docker Image 》按鈕。

STEP 6
設定 APP 名稱為 filebrowser 方便識別。

STEP 7
設定 Docker 映像檔名稱為 hurlenko/filebrowser,可以從剛剛的 Docker hub說明頁裡複製避免打錯字,其餘設定不變。

STEP 8
Container Entrypoint 設定不需變更。

STEP 9
新增2個環境變數,一個名稱為 PUID 值為 1000,另一個名稱為 PGID 值為 1000。

STEP 10
網路設定不需變更。


STEP 11
新增 Port Forwarding,Container Port 設定為 8080,Node Port 設定為 9080(可自訂,數值要在9000~65535之間)。

STEP 12
儲存設定請在 Configure Host Path Volumes 項目裡新增2個對應資料夾,設定完成按下藍色的《繼續》按鈕。


STEP 13
之後的3個項目直接使用預設設定即可。



STEP 14
最後確認所有選項無誤後按下《 儲存 》按鈕。

STEP 15
步驟 14 設定完成後會開始安裝 filebrowser 這個 APP,最後會跳到下圖的畫面,等待狀態變成 ACTIVE 就算建立成功。

STEP 16
使用你常用的瀏覽器在網址列輸入 http://你的TrueNAS_IP:9080,例如 Kent 的就是 http://192.168.31.35:9080,進到網站後就會顯示下面的畫面,輸入帳號密碼 admin(小寫)後按下登入按鈕。

STEP 17
點擊左邊選單裡的《 Settings 》選項。

STEP 18
點擊 Language 語言選單選擇 Chinese 為介面語言,設定完成按下《 UPDATE 》按鈕。


STEP 19
點擊上面選單列中的《 使用者管理 》選項

STEP 20
點擊畫面中如下圖的船筆修改按鈕。

STEP 21
修改預設管理者的名稱及密碼成你常用的帳號密碼。


STEP 22
點擊左邊的建立資料夾選項新增一個資料夾測試,如果建立成功代表設定沒問題。



總結
使用 NAS 只有第一次需要安裝系統 之後你只需要連上區域網路就能存取 NAS 裡的資料,就算是多台電腦存取也沒問題,上傳及下載的速度也比雲端硬碟快上許多,使用 2 顆以上的硬碟組成磁碟陣列其中一顆故障只要更新一顆容量一樣的新硬碟檔案依然存在,檔案的安全一樣有保障。
工作用的資料多一層備份也就多一份保障,萬一是重要的合同、要交給客戶的設計稿…這些重要的檔案不慎遺失,連工作都可能會出問題。